又過幾日,錦記的低價扛不住了,畢竟布料質量不差,再降價就真的賠本了。掌櫃沒辦法,只好撤下低價木牌恢復原價,可這時,客人早已被五家布莊攏了心,錦記的生意漸漸冷了下去,大不如前。
買一匹布,就送一小卷同色系細棉線,這一小卷棉線也不用多少錢,就當作是招待了。」
張娘子也笑著說:「我家被褥布賣得好,還有從城外趕來的客人,說聽街坊推薦來的!」
這話戳中了眾人的心思,張娘子最先點頭:「杜姑娘說得對!我們憑手藝和心意生意,哪能被他們用低價擠垮!」
傍晚打烊後,眾人聚在杜尚若的鋪子聚會,見賬本上的進賬越來越多,個個笑得合不攏嘴。
韓盧舉著酒杯:「這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,日後咱們繼續合作,一起琢
錦記掌櫃站在門口,看著這景象,臉色越來越沈,咬著牙讓夥計掛出「棉布七折,綢緞六折」的木牌。
去錦記買布的婦人見了,忍不住停下腳步,她本想給孩子買棉布,見了髮帶,又摸了摸布料的質地,便轉進了杜尚若的鋪子。
杜尚若見大家達成共識,又:「更重要的是,我們各家貨各有特色,這些都是錦記沒有的優勢。錦記的布雖不差,但他們哪能像我們這樣,把每樣貨都
得這麼細?現在賠本搶客,無非是想擠走我們這些中小布莊,日後壟斷這片布市。只要我們把這些特色亮出來,客人自然知
該選誰。」
杜尚若讓人在門前放了些新的髮帶,
上「買布加購髮帶」的牌子,一眼就能看見。
杜尚若坐在一旁浅笑,看著眼前大家和樂,心裏滿是踏實。
第二日清晨,五家布莊同時掛出「正價正料,童叟無欺」的木牌。
不到半日,五家布莊的客人就多了起來,夥計們忙著介紹優惠、打包布料,熱鬧得很,與對面錦記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。
因為是小物件,功夫不多,很快就好一批。
她頓了頓,轉向攥著旱煙桿的劉老漢:「劉掌櫃您的蜀錦是京城老招牌,客人多是衝著正宗二字來的。您不妨在客人挑選時,贈一小塊蜀錦碎料,巴掌大就夠,方便客人帶回家比對自家衣裳的顏色,等確定合心意了,再回來買整塊的蜀錦。這樣一來,客人覺得您實在,自然更願意來您這買。」
杜尚若見眾人達成共識,立刻讓老周取來硯台筆:「既然各位願意,我們就立個字據,日後統一宣傳,互不拆台。」
劉老漢也捋著鬍子應和:「好!我這就回去把碎布收拾一下,明日一早就掛木牌!」
杜尚若緊跟著補充:「就像我家主打親子布,只要客人買一匹布,就能用低價加購一條孩童髮帶。這髮帶用的是裁布剩下的邊角料,繡娘閒時繡上小兔、蝴蝶的小圖案,成本幾乎可以忽略,可孩子們見了卻喜歡得緊。」
眾人興致高漲,你一言我一語,為其他四家布莊的掌櫃細細琢磨,沒一會兒,每家都定下了適合自家的法子,連細節都商量得明明白白。
劉老漢聽著,眼睛漸漸亮了,把旱煙桿往桌邊一放:「杜姑娘這主意好!前幾日有個姑娘想買蜀錦嫁衣,卻怕顏色和喜服不搭,猶豫了半天沒買成。要是當時給她塊碎料讓她回去比,說不定這生意就成了!」
劉老漢給韓盧和杜尚若各倒了一杯酒,語氣裏滿是感激:「多虧了你們倆,不然我們這些小鋪子早垮了!現在我家蜀錦的生意,比以前還好呢!」
眾人紛紛簽下名字,按上指印。